回复槐心子:这个月,这部4小时的片20岁了。革命式的激情敌不过现实。打KISS,泡MISS,理想主义终幻灭。黑帮情节中有着浓郁的乡土沉重感,世界不会为任何人改变。“我只怕两种人,一种是不要命的,一种是不要脸的,你是哪一种?我看你不是不要命哪一种吧。”PS 我竟然最喜欢里面滴小猫王,而不是小四
回复Mr干一:毫无疑问,技法精炼、风格简洁、干净又利落的《枪火》赋予了枪战片全新的诠释,群戏不管从调度、站位、语言、动作上,都登峰造极。特别是经典的“荃湾商场枪战”——这场戏几乎是影迷解构的最多的一段了,也是讲起杜sir必不可少的标配功课——杜sir在以静制动(静中有动)的节奏中营造出了空间感,再将空间感融入到叙事及影像中,镜头中的构图、配乐里的音效,层次清晰、前后分明,影像的 动 与 静 营造出的张力,效果无疑是超一流的。当然其它戏段也都各有韵味,对热衷于解读视听语言的人来说这更是一场超级盛宴,而那些能满足这种解读贪欲的人,想来都是有些可怕的,而更可怕的是,这发《枪火》直到现在,还是那么的一鸣惊人,足以让这银河映像,在那影史的长书中,留下这不可磨灭的痕迹
回复好大一张饼:在中国魔幻现实的底子上,拍了一个体量庞大的奇情故事。作为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,奉行自由的娄烨没有进行自我阉割。选择了这个题材,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。既然不可抗的删改注定让风雨云变得支离破碎,干脆就让它成为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爆炸的能量球,所有人物都在其中横冲直撞,不给观众任何喘息回味的时间。线索是断裂的,但情绪是饱满的。几处不露痕迹的时空转场真是功力深厚,更是给出了示范性的新闻拍法。对中港台三十年关系的影射并不明显,主要还是专注在人物关系的刻画上。另外,贯穿始终的性不只是一种欲望的宣泄,还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媾和。以上评论均针对大陆院线版。有一把剪刀洞穿了这部电影,但最后创作者在观众看不到的地方,在被火焰焚烧的瞬间,起身狂奔。